军师联盟司马懿为什么不愿意出仕 司马懿为什么怕曹操(2)

军师联盟里,司马懿为什么宁可轧断双腿也不给曹操“打工”?

军师联盟里一个桥段很震撼,就是司马懿为了逃避曹操司空府的征辟,把自己的双腿放在马车下压断,以残为名,抗拒出仕,一方面展示了司马懿的“忍”,另一方面表现了曹操的“疑”,编剧很有一点小聪明。

这一次抗拒,在真实历史上是存在的,只是细节不同,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拒绝曹操?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回到当时的时代。

史书记载,此事发生在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仍旧是司空,而不是我们熟悉的“曹丞相”,为什么呢?

因为在此之前,曹操奉迎天子到许昌之后,曾经以天子诏任命官员,他之前的老大袁绍就不乐意了,非要“大将军”职位不可,曹操兵不如人、地不如人,只好任命袁绍为大将军,自己担任东汉“三公”之一的司空。

要知道,东汉一朝,大将军多为外戚所任,主掌国政,并能自行开府,位在早已成为虚头衔的“三公”之上。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大破袁绍,算是破除了袁氏政权战略进攻的能力,扭转了双方的攻守态势,但是在实力上,袁氏仍旧拥有冀州、幽州、并州在内的整个河北地区,人口众多、物资充裕,鹿死谁手仍未可知。

而曹操的司空府征辟,乃是汉代的制度,即高-官“自辟僚属”,司马懿入的是曹操的司空府,入的是曹操的私门,按照东汉一朝一般意义上的舆-论,曹操就是他的“主君”,他的忠君对象也是曹操,同样,僚属在主君倒霉、犯法时,也会受牵连。

因此,如果曹操在天下争斗中落败,司马懿也要吃瓜落的。

所以,司马懿是以罹患“风痹”为名躲避曹操征辟,这个病,大体包括今天西医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这才有了曹操派人去查看,结果司马懿一动不动,只能放过他了事的故事。

真正的原因是司马懿作为一个身在河内郡温县(理由后面说)的青年人,这时候年仅23岁,本身掌握的信息就有限,当然无法精准预测

拿自己的人生下赌注的对象,至于说对曹操有什么厌恶,恐怕也是谈不上的。

因为司马家,其实从他父亲司马防开始,就和曹操颇有渊源。

之前,是他父亲司马防举荐刚刚出仕的曹操任洛阳北部尉,已经有一分香火情意在;

他的大哥司马朗在公元192年,也就是9年前已经被征辟进了司空府,又任成皋县令、堂阳县长,后又调任元城县令,身上这个曹字,怎么也洗不掉的。

当时的官僚世家,其实都有一份乱世中的智慧,比如荀彧所属的颍川荀氏,荀彧和荀攸叔侄在曹操治下,其兄弟荀谌,就投在袁绍部下为谋主。

军师联盟司马懿为什么不愿意出仕 司马懿为什么怕曹操

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号称“八达”,自然也有一个分散投资风险的想法。

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再次征辟他担任文学掾,这时候可不是司空了,而是丞相了,丞相府的文学掾已经算是要职,不像第一次征辟,连个名义都没说,这也是东汉时名士常用的手段,就是推辞不就,以养名望。

曹操第二次征辟明确地说,“若复盘桓,便收之!”也就是说,你再玩小手段,我就把你抓起来,司马懿自然服软了。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喜欢先知先觉的角色,所以会去揣测司马懿是不是为了日后篡魏有什么预先准备,其实这都是扯淡,任何的预测,前提都是掌握足够的信息资源,进行逻辑判断,一个僻处乡间的读书人,行不过十里的范围,怎么就能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最后,说一下司马懿在温县的原因。

其一是他哥哥的经历,公元191年,董卓迁都时,司马防任治书御史(六百石的浊流小官,主要做释法工作),让司马朗带家人回老家避祸,后来又因为避兵火迁黎阳,等到曹操和吕布大战,这是公元194年前后,他又把弟弟们送回老家,嘱咐好好读书。此时的司马懿只有10几岁,肯定在老家。

第二是他妻子的经历,张春华是河内平皋人,公元189年出生,以汉代女孩13岁嫁人的坎儿,最早嫁给司马懿也要到公元202年,张春华父亲是曹魏的粟邑令,说明是最高-官职也就是个县令,家世并不高,很难说是父祖结亲,而且,平皋与温县接壤,估计与司马懿正是在河内温县隐居耕读期间结缘。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司马防职务上升,所以接子女进许都生活呢?这就涉及到司马防担任司隶校尉、京兆尹的时间,公元199年,钟繇以侍中之职,领司隶校尉入关中,自此就掌管关中,一直到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卫固与张晟、张琰及高-干叛乱,仍为钟繇带兵击败。

也就是说,在司马防八代孙所立石碑上记载的司马防最高-官职司隶校尉、京兆尹,起码要到205年之后才有可能空出来,事实上,钟繇到211年时,才被曹操表为丞相府前军师,也就是说,司马防的这个位置,可能要到211年之后才捞得到,自然也不存在领着子女入许都这回事了。

《军师联盟》电视剧里,编剧着实是把司马防的地位写高了。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