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葆玖主要作品
文-革前常演剧目有《贵妃醉酒苏三起解》、《玉堂春》、《二进宫》、《木兰从军》、《天女散花》、《彩楼配》、《武家坡》、《祭塔》、《三娘教子》、《廉锦枫》、《红线盗盒》、《春秋配》、《祭江》昆曲《断桥》、《游园惊梦》、《思凡》等梅派京昆剧目。文-革后常演《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洛神》、《西施》、《凤还巢》、《四郎探母》、《御碑亭》、《生死恨》、《宇宙锋》、《奇双会》、《龙凤呈祥》、《红鬃烈马》、《打渔杀家》、《抗金兵》、《麻姑献寿》、《游龙戏凤》、《二堂舍子》、《汾河湾》等梅派经典剧目。
艺术特色
梅葆玖嗓音甜美圆润,唱念字真韵美,表演端庄大方,扮相、演唱都近似其父。艺业精湛,基础扎实,在青衣、花衫、刀马旦、昆曲等诸行当技艺方面,均有较高造诣。
艺术传人
梅葆玖老师培养了李胜素、董圆圆、张晶、张馨月、田慧、谭娜、尚伟等梅派后学。其中,胡文阁是其唯一的男旦弟-子,而立之年投入梅派门下,苦学技艺。现已收了36位弟-子。
董圆圆--中国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李胜素--中国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张馨月--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2015年第六届全国青京赛金奖,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
姜亦珊--北京京剧院青年团,2015年第五届全国青京赛金奖。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流派班学员。
田慧--上海京剧院,第七届青京赛银奖。
胡文阁--男旦,北京京剧院
肖迪--辽宁省实验京剧团副团长,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副教授
单雯--天津市青年京剧团,2012年第七届全国青京赛金奖
郑潇--北京京剧院,2012年第七届全国青京赛银奖
焦丽君--山东艺术学院
杨洋--山东省京剧院
艺术交流
多次在国内外进行艺术交流和演出,为继承和弘扬京剧梅派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9年荣获美国纽约林肯美华艺术中心授予的亚洲杰出艺人奖。2015年被世界艺术家协会授予"艺术大师奖"和"终身成就奖"。世界艺术家协会第三届中国艺术家"艺术大师奖"和"终身成就奖",是公认的世界级艺术大师。
梅葆玖生活写真
20世纪初,京剧是男旦的天下,也是因为有一批优秀的男旦,把京剧发扬光大,发展得红红火火。那时人们看待男人演女人,大概不会觉得太特别吧?因为当初四大名旦在舞台上展现女人的千姿百态,台下却都是飒爽潇洒的男人,似乎没有人质问过他们是否有性格倒错的问题。而今的时代,女人上台演戏不再受限制,男旦也就越来越稀罕,见得少,难免有人产生出某种好奇的窥视心理。
梅葆玖对此倒是不以为意,他说,男旦比起女旦,其实在体力、嗓子和演技上更有优势,因为不是女人,所以更加比女人用心揣摩,下的功夫更多。说起当初为什么学起唱戏,他说没什么特别的,大概就是从小在父亲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加上父亲看他在扮相和嗓子上有条件,便请人给他教戏,培养他做了传人。
生活中的梅葆玖真有股子说不出的爽快麻利劲儿,说起自己在舞台和生活中给人的强烈反差,他讲起一件趣事。他说因为自己从小喜欢汽车,但父母一直不让他考车本,怕他出事,待到父母都离世了,没人管了,他就在上世纪80年代去考车本。考的是卡车本子,练车是在大兴郊区,因为天气很热,他就光着膀子练车。一位老太太看见了,认得他是梅葆玖,就问:"昨儿还看见你在电视里演穆桂英呢,今儿怎么就光着膀子开车了?"他回答:"啊,昨儿是小媳妇,今儿是大老爷们了!"
梅葆玖是汽车、音响以及和电有关的机器的发烧友,他自己打趣说:"我是不务正业。什么都喜欢,除了汽车、音响,什么无线电、遥控飞机模型都做得很好,还喜欢运动,什么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只是没去参加比赛。生活很充实,不是除了唱戏,回家喝喝茶就完了。"从小他就喜欢看着图纸自己制作模型、电子管收音机什么的,他说最高兴的就是听见自己装的收音机一响那一刻。据说传奇的是,在上世纪50年代,梅葆玖就自己鼓捣出一台立体声音响,相当的前卫。而看梅葆玖那一双大手,不唱戏,他一定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师。
梅葆玖说,从小,父亲就注意让他们好好受教育,这样即使不唱戏,也可以做别的。加上父亲本身是个开明而兼容并蓄、爱好相当广泛又相当聪明的人,使得他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兴趣也相当广泛,所以才有今天的"不务正业"。说不完的梅府传奇父亲,也是梅葆玖谈不完的话题。有那样一位出色、开明又可亲的父亲,有谁能不骄傲呢?
父亲去世后,留下了价值几十个亿的收藏和家产,他的藏品中很多是无价之宝。梅葆玖说,母亲很聪明,把这些全部献给国家了。把这些东西留给子女,时间长了难免散失,不如给国家,还能永久地保存起来。梅葆玖说,那些东西若是给子女,是不得了的财富,但难保他们不会成为"画贩子",今天这个人找,就东卖一幅,明天那个人找又西卖一幅,然后换宝马,换别墅,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他们都理解妈妈的决定,没有争议。他说,除了父亲戏曲方面的一些东西,有一顶父亲在美国得到的博士帽也留给了他,那是他永久的纪念,但是终有一天他也会交给国家,他开着玩笑说:"绝不能让人说梅葆玖把他爸爸的帽子给卖了!"
但是梅派的衣钵在他们的下一代没有传人,他说:"'文-革'耽误了一代人,我们的子女应该学戏的年代正赶上八个样板戏,那时男旦靠边站,老戏不让唱。"本来他哥哥梅绍武的儿子很有条件,但是那个年代不让学,最终他选择出国了。但让梅葆玖感到欣慰的是,大哥的孙子梅玮能唱上几段,梅玮正上着北大中文系,业余跟着梅葆玖学学戏。梅葆玖说:"这也算梅家隔代的传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