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赤壁之战,谁烧了赤壁之战的那把火

三国赤壁之战,谁烧了赤壁之战的那把火

曹操和他的将士们在玄武池训练了半年到了长江,就好比刚学会狗刨的人到大海里迎风破浪一样,站都站不稳,那里还能打仗?怎么办?仗还是要打的。文立说三国丨谁烧了赤壁之战的那把火?。

经过众人和曹操的研究和思考,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方法,那就是用铁索把战船连接在一起,然后把木板铺在上面,这样战船就成了水上营寨。曹操认为自己的方法很高妙,称这些船为连环船,认为这样就和陆地一样了,自己的劣势也就消除了。

三国赤壁之战,谁烧了赤壁之战的那把火

其实曹操犯了兵家大忌,都说曹操熟读《孙子兵法》,但从这件事来看,多少有些不内行,孙武作为吴国将军对水军应该是关注的,从曹操的行为看来,好像没有真正领会《孙子兵法》的真谛。

一看曹操的战船都连到一块了,黄盖看出门道了,于是向周瑜献计:“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三国赤壁之战,谁烧了赤壁之战的那把火

周瑜认为黄盖说得有理,便选蒙冲斗舰数十艘,里面装满柴草,浇上油脂,外面用帐幕包裹,插上牙旗,做好火攻的准备。黄盖的计策是高明,但曹操肯定也不比他们弱智,如果直接过去恐怕很难成功,于是黄盖和周瑜上演了一出苦肉计。

黄盖故意和周瑜闹翻,然后派人送信给曹操,信中说:“我世受孙氏厚恩,地位待遇本不低卑,但是,为人当识时务。孙氏要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与中原百万之众对抗,众寡悬殊,胜负已定。江东士吏,不分贤愚,均知此理。只有周瑜、鲁肃执意如此。”(《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黄盖还在信中表示:“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三国赤壁之战,谁烧了赤壁之战的那把火

于是,在一个刮东南风的夜晚,黄盖带领数十艘战船(每一战船后拖一只小船,以备放火人员后退时使用),乘风向曹操军营进发。

曹操军队以为黄盖真来投降,毫不防备,只是指点观看。船队行到距离水寨一里左右,黄盖下令各船同时点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还保南郡。”(《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这一战,曹操损失惨重,只留曹仁守江陵,自己返回北方。

另外一种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和前一种是有出入的,出入之处是没有这把火;还有一种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就是那把火不是黄盖烧的,而是曹操自己烧的。

三国赤壁之战,谁烧了赤壁之战的那把火

按照《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这种说法,赤壁之战根本没有一把火,就是有估计也是无关痛痒,否则怎么会不记录呢?这里说,赤壁之战,曹操之所以战败,是因为曹操的军队中发生了疫情,大多数士兵染病而死,曹操只得撤退。

无独有偶,《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也有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据此推理,好像这把火是刘备烧的。

按照《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在这里,这把火,又变成曹操烧的了。

通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和《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对比,可以发现,赤壁之战的决定因素好像不是那把火,而是那场瘟疫,《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记载是“大疫”,《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记载是“疾疫”,《三国志·吴主传》的记载是“士卒饥疫”。

三国赤壁之战,谁烧了赤壁之战的那把火

如前所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赤壁战事,就根本未提火攻一事——“(曹)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军归”。强调赤壁之战因为“大疫”才失败。

而且,作为赤壁之战的当事人曹操也说是因为有疾病而主动烧船撤退,曹操在赤壁战后给孙权写信说:“赤壁之没,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这就是和《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相吻合。

也就是说,火攻之说到底有没有,还真不好说,就是有火,大有可能就是曹操自己烧的。

曹操烧船撤退这事真有,史书确有记载,但烧船的地方在巴丘而不是赤壁,时间也不是赤壁之战的时候,而在曹操撤退到巴丘进行的,其目的是不把剩下的战船和物资留给孙权和刘备。

关于赤壁之战,疾病和瘟疫,才是曹操军队战败的真正原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