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贪官,他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十来岁时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后来仕途平坦,短短半年,从一名普通的侍卫,进入清王朝权力的最高层,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清朝第一贪绝非和珅而是他,乾隆留给和珅的密旨揭露君臣关系。
有清一朝,最贪的人是谁?我告诉你,绝对不是和珅,而是乾隆。一开始对乾隆观感挺好的,后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读这人的历史越多,越觉得他脑子好像很有毛病啊!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一个皇帝家家的,那么大一个国家都是他自己的,然而他还在自己的国家里带头搞腐-败,说穿了,就是自己偷自己的东西。
懂点儿历史的人,可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没错,就是【议罪银】制度。
乾隆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根据当时的律令,他是不能随意动用国库里的钱的,皇帝的各种开销主要由内务府承担,而内务府的人赚钱手段平平,所获得的收益难以支撑皇帝平日那奢华无度的生活,所以乾隆皇帝有时候也会碰到“囊中羞涩”的囧况,此时,和珅就有办法,帮助皇帝化解危机,让手头充裕起来。
“议罪银”的起源是那些皇帝用着顺手的官员犯了错,觉得杀掉或者革职有些不合适,于是便惩罚其一些银两,以示惩戒,而和珅发现这笔钱是由军机处负责,可以直接充当皇帝的“小金库”,于是便用这个方法,为皇帝带来了许多收入,皇帝也就愈加离不开他了。
有的人还说这议罪银制度是和珅的主意,呵呵,说这种话的人,肯定没在单位呆过,肯定没混过。浅显的说,《甄嬛传》里雍正会经常由自己来说去碎玉轩吗?见天儿往那儿跑,自己也不好意思。但又确实想去,不去的话心里不舒服。这个时候苏培盛自然明白,于是,他就以自作主张似的态度,直接喊一句“移驾碎玉轩~~"。皇帝心里自然满意,因为苏培盛替他办了想干,又不适合亲自来主持的事情。
乾隆那文艺青年成天过着极其浪漫奢侈的享受生活,自然开销很大。不够花了就愁眉苦脸,然后找和珅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就一个主题:有什么合乎规矩的办法可以弄到钱?
和珅就说:“没有啊首长。农业税这方面儿没法儿做文章,因为你爷爷康熙早就说了,‘永不加赋’,所以这方面不能碰。商业税上面太少,而且硬扩大征收范围的话,容易收到统治阶级头上,他们一不高兴的话不利于你坐江山。要不然咱把盐税弄高点儿?这方面油水很大。”
说干就干,把盐课提高了那么一丢丢!上面提高一丢丢不要紧,上行下效,下面就敢狠狠提高一大截儿。这一下可弄出大事儿了!老百姓吃不起官盐,就开始买私盐,盐贩子倒突然富有起来,盐帮也突然兵强马壮,变成不可小觑的一方势力。
但是收入仍然很少,不够乾隆挥霍。于是他动起了歪脑筋,想着:“要不然让下面的奴才给我孝敬点儿?”这就有了议罪银的产生土壤,危害极大。一个国家如果健康的行驶在政治法制化的道路上,那就算强盛不起来,也衰落不到哪儿去。但如果你搞政治市场化,呵呵,人哄地皮,地皮哄你肚皮。迟早够你喝一壶的。
既然乾隆有那样的想法,和珅就肯定会提出来。此端一开,好嘛,全国上下的官员都开始放心搂钱了,反正拿出一小部分给乾隆就行,别的不用怕。这政策,与其说是议罪银,倒不如称其为腐-败税,要想腐-败,必须交这腐-败税。一个国家的政治机器跟一个孩子差不多,学好三年,学坏三天,而且很难改回来。
嘉庆自然把这些都看在眼里,生气归生气,乾隆在世一天,他也只能接受现实一天。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乾隆在吃着肉,而和珅就在旁边喝点儿肉汤而已。说回本问题:为毛乾隆不处理和珅?
这可能是非常有的。越看乾隆的史料,你就越会不禁疑问:“就这傻缺还能当个十全老人?”
没错,乾隆就是这么一个,往前五百年,往后五百年,都找不到的,最幸福的人!
此话怎讲?
说穿了这小子就是吃他爷爷和爸爸的老本儿,就是败家!他爷爷有本事,勤政,但也劳逸结合,身体好就在位时间长,把中国治理的像模像样以后,雍正接手了。
雍正从他爸那儿,接过了一个经过大致雕琢成形的大清国,开始以工作狂的认真勤政来管理国家。根本不怎么休息,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甄嬛传》上那点儿事儿纯粹扯淡,哪儿有那么多时间跟妃子们费功夫啊?他硬是通过十几年的奋力经营,把大清国向巅峰狠狠推了一把。
到乾隆手上,可开心了。该弄的,他爷爷和爸爸都弄好了,他坐享其成就行,不出大乱子就行。但是这么一个蠢货,不出大乱子可真难啊。偏偏老天爷给他安排了一个和珅!什么都会干!什么都能干!而且似乎只喜欢钱,不可能有危及他统治的样子!多好!
关键是和珅能弄钱,也能管国家。让乾隆有钱,有闲,去尽情享受人生!
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当中,平均智商极高的一个民族。越对明末清初的历史深入研究,你就越能发现一个微妙的事实:他们并不是马背上得天下的,他们也没打过多少硬仗。之所以能完成惊人的蛇吞象奇迹,是靠脑子,连横合纵,靠的是鬼心眼儿!特别特别鬼!
所幸和珅这号人物在乾隆朝出现了,乾隆不知道发挥和珅这个工具的最大价值。否则,如果和珅出现在康熙朝或者雍正朝,那对于后世真的非常可怕!当今的中国有可能还是大清国!
和珅知道只要乾隆一死自己就活不远了,因此,他就把乾隆生前给他的密旨当做救命稻草贡了起来,当嘉庆准备处死他时,他准备打开圣旨救命,谁知上面只写了留全尸三个字,和珅也就只好认命死了。正所谓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