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说到三国名驹,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想到的应该就是“赤兔”。三国演义中对赤兔马有详细的描写“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壮。”三国时期的第一名马,谁骑谁死,最后自己也绝食而亡。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各类动物赋予了某种精神和品格。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怯懦、弱小的象征,虽然它跑得很快,但是,它的跑总是与逃跑有关。可以说,兔子丝毫无英雄气概。用兔子来比喻好马,有损马的形象。兔子跑得虽然快,可是论速度是不能与马相比的,别说好马,就是一般的马也比兔子快多了。那么,赤兔马的“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国很早就有了评定马的专著《相马经》,传说是伯乐的作品。“相马”顾名思义就是看马。相马的第一步就是看马的头部,因为头部是马的品种、品质、体能、齿口最明显的外部表现。古人依据马的头部形状,形象地将马分为直头、兔头、凹头、楔头、半兔头等几种。所谓的赤兔马的“兔”,应当是指马的头形。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发现了一本手写的《相马经》,其中的一篇说“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毋相其余”。在第三篇中又对这些话作了解说,“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之周草与其耳,。.....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鳍与脊”。这些记载,说明了在古代兔形的头是好马的重要外在标准,也说明了得到兔头的好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赤兔马在三国中的地位可远不止一匹好马而已,它最先归属于董卓,李儒策反吕布,赤兔马在其中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董卓也是因为李儒说:把赤兔马送给吕布,吕布和马都归属于你。董卓才忍痛割爱将马送于吕布,可见董卓对于此马的喜爱。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吕布死后,曹操得到了赤兔马,他为了笼络关羽,又将赤兔马转送于关羽,关羽感念曹操的知遇之恩,这才有了后来的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放其前行的事。
关羽被杀后,此马因思念旧主,最终绝食而亡,也成就了一段主人义薄云天,宝马忠肝义胆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