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了企业对大学生的无良态度,今天就来履行承诺,盘点一下无良企业的五种骗术。揭秘大学生遇到的职场五大骗术。
一,入职先交培训费
这类公司分两种手段。第一种是大家都多少听说过的,入职要求你先教培训费获取专业证书,然后才能办理入职手续。这不仅存在与小公司,某些知名的保险公司也经常这种套路。但好在这种骗术一般都会被识破。同学们只要有心都会避免上当受骗。下面这种才是防不胜防的。
小A刚毕业,在海量投递简历后,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面试很顺利,从面试到商谈试用事宜再到来上班,去也均没有向小A要过一分钱。这也让早有防备的小A放下了警戒心。当时人事与小A说的是先带薪试用一段时间,然后看她表现再考虑是否录取。小A为了获得认可很努力的工作了一个月,人事突然过来跟她说她的专业能力不够必须要参加公司培训,培训费用500元,小A顿时感到形势不对不太愿意。结果人事告诉她不培训的话她将无法胜任目前的工作,只能辞退了,当然这个月的工资也不会发给她......
小A的遭遇决不是个案,有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陷阱,对于以上骗术,笔者提示,一般正规的公司会向求职者说明试用薪资标准,即使没有通过试用或因过失被辞退,求职者也会得到相应的薪酬。任何招聘单位都无权向求职者或在职员工收取费用,变相敛财是违法行为。遇到上述问题,可以选择尽快抽身,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二,只“试用”不聘用
小B毕业后应聘到了一家比较不错的大公司,职位也相当的可观。但面试时人事承诺要通过三个月试用期才能给应聘的岗位。虽然小B 有些疑惑但还是同意了,毕竟大学生对大企业是有相当程度的美好幻想的。小B试用期薪资比较低,工作也相当累,每天都要坚持加班到10点才能回宿舍。但小B为了转正也就认同了当下的辛苦。
3个月后,人事想小B表示,小B应聘的岗位“人职不匹配”,因此小B的试用未通过。小B问了一起来实习的其他同学,全部被辞退了......
以上骗术是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需要时以虚假职衔吸引大学生临时工,所谓临时工就是业务集中时期拼命用你,等试用期一过即将转正的时候,就以各种理由解聘。这种情况是很难避免的,笔者建议大学生,只能是学会阅读劳动合同,不要事不关己。签字之前要认真阅读劳动报酬,工作内容以及合同期限之类的细节。如果能做到谈话录音及文件拍照就能更稳妥一些,这将是你秋后维权的证据。
三,“储备经理”变电话销售
这种情况也是分两种,第一种在网站上张贴的招聘启事写着“XX经理”岗位,但是面试的时候,人事会说这个岗位已满,说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很优秀,要不要尝试做电话销售......这种情况还算是只浪费了你面试的时间而已,但下面这种就有些过分了。
小C在网上投递了一家物流公司“储备经理”职位,精心准备了一番后去面试也顺利通过,小C很是高兴。结果培训了三周后,人事找来小C跟他说,储备经理要从底层了解业务,需要做一个月的电话销售......
此种情况不仅浪费了小C三周的时间和心情,更可能导致小C错失了其他重要的机会。对求职者本身是很有影响的。笔者建议在网上看到招聘信息时,要注意岗位要求部分是企业原创还是套用模板。另外在接到面试邀请电话时,要用于提问工作细节方面的问题。一旦入职发现不符合预期不要妥协和侥幸,事实证明你已落入陷阱。
四,岗位模糊,薪酬缩水
这里提高的岗位模糊就和上面“储备经理变销售”类似了。一般在面试的时候,人事的一面基本上不会透露太多的信息,经理的二面才是获取信息的关键。如果经理对你的岗位模棱两可,把你写在简历上的所有技能都想利用上,这就已经是一个工作分工不明确的企业文化影响下充分的体现了。、
薪酬缩减也是一个常见问题,小D面谈时承诺薪资是4000元,结果勤勤恳恳加班还没有加班费的情况下,一个月坚持下来,小D只拿到了2400元的薪资。追问之下人事才勉强说,被扣了各项服装费,材料费,培训费,税费等之类莫须有的费用......
此种情况笔者建议,大学生求职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下,税前税后以及五险一金等相关计算方式。在面试时不管对方如何模糊说辞,但你要问的明确,提出的也要果断,并在签约的劳动合同上注明。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举报维权。
五,中介名企待招
这件是我亲眼见过的一件事。有一次和朋友们唱歌。是在网上定的一家离公司最近的KTV。刚一进门最显眼的就是对着门供奉着的关老爷和整个房间的大海报。上面写着“500强名企代招,包通过”当时我们还以为走错了。后来上了三楼的KTV才知道这是KTV的第二业务。我们唱到中途就离开了,因为我们发现这家KTV可能存在非法营运的项目。但就是这样一家KTV,承接这名企代招的业务,明显就是敛财陷阱。
小E就遇到了这样的黑中介。小E还没毕业就接到中介电话,只要500.元就能保进500强的推销广告,小E一时鬼迷心窍就相信了对方声称的所谓“门路”。但是未来的一个月里小E都没有找工作,一直在等待通知。打电话过去对方一直说只要有消息就会联络......到最后干脆就换个人接待装不认识了。
遇到明显不符合常理的广告,就一定要警惕,不要轻易落入陷阱。
最后祝同学们都能找到合适自己也懂得尊重人才的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