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仕勇康熙为何要两立两废同一位皇太子?个中原因,让人不寒而栗。
在封建社会里,皇位的继承是帝国的根本大事,这件事,如果不处理好,很有可能演变成大面积流血事件,甚至是帝国崩裂、中原陆沉。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王朝,自努尔哈赤开国,并未建立储君制度。这就使得努尔哈赤死后,尸骨未寒,他谛建的后金内部便发生了激烈的汗位之争。
所幸,努尔哈赤早早确立了八旗制度和四大贝勒共理朝政的制度,作为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出类拔萃,其军事才能、谋略、威望远在其他三大贝勒上,最后在角逐中胜出,顺利地继承了汗位。
皇太极的体魄雄健,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气吞万里如虎,根本没料到在会在52岁的年纪便突然猝死。
由于皇太极生前未立皇储,临终前又没留下遗诏,诸贝勒间又兴起了一场皇位争夺战。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努尔哈赤生前最钟爱的第十四子多尔衮互不相让,差点就要兵戎相见。
诸王大臣经过协议折衷,采取了平衡原则,推举年方6岁的福临登位,由多尔衮担任摄政。
福临吸取了祖辈、父辈的教训,早早就指定了皇三子玄烨,即后来的康熙为自己的帝位继承人。
康熙也因此认识到提前指定帝位继承人的好处,也在自己22岁时参照汉族封建王朝的“嫡长制”,册立刚满周岁的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建立了立储制度。
可是,这种制度并非满洲旧制,宗室贵族内心并不认同。
当其他皇子成年封爵,便拉帮结伙,向皇太子的储君地位挑战,使统治集团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康熙一共有三十五个儿子,有的早死了,没起名就死了,胤礽是康熙的第六个儿子,但排序为老二。他是之所以能被立为皇太子,是因为他是皇后所生,是嫡子,而且是唯一的嫡子。
康熙册立胤礽为皇太子,不但对他进行百般护理关照,也对他进行特别教育。
康熙十七年,三藩之乱闹得很凶,胤礽得了天花,康熙急得不得了,连续十二天守候在胤礽身边,连奏章都无暇批答。
康熙在亲征葛尔丹的时候,让皇太子胤礽留守京师,谕“凡事俱著皇太子听理”。
胤礽也很有能力,处理起政务来,“举朝告称皇太子之善”。
就这样,皇帝和储君之间二十年来相安无事。
可是,也就在这二十年时间里,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相继成年,分别封为郡王、贝勒,开府称藩,各有部属。除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外,其他皇子都各有一-党,开始了皇位继承人的争夺。他们共同攻击的目标就是已立为皇太子的胤礽。
皇太子有很深的背景的,他母亲的父亲噶布喇是领侍卫内大臣。他母亲的叔叔索额图是大学士,当朝宰相,领侍卫内大臣。
索额图看到皇太子处于不利地位,担心康熙会听信诸皇子党的馋言改易储位,于是铤而走险,潜谋大事,准备通过搞宫廷政变来抢班夺权。
康熙有所觉察,气得不行,愤然说道:“朕不卜今日被鸠,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
盛怒之下,康熙处死了索额图处死,敲山震虎,要皇太子吸取的教训。
但是,皇太子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采取了更加激烈的活动。
康煕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忍无可忍,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台行宫宣布废黜皇太子。
康熙沉痛万分地斥责皇太子“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以“专擅威权”等将之幽禁咸安宫。
这一年,康熙已经五十五岁了,他在当众宣布他这个谕旨的时候,老泪纵横。
宣谕完了之后,扑倒在地,由别人将他搀扶起来。
这之后,康熙连续七天七夜不思茶饭,无心睡眠。
由于过度伤心,康熙还得了中风,右手不能写字,得用左手批答奏章。
此役,皇太子党全军覆灭,诸皇子党大获全胜。
皇太子被废,储位虚悬,众皇子的较量愈加残酷,杀人于无形。
皇长子胤禔认为唯一的嫡子已被废,接下来必立长子。他喜气洋洋地向康熙提出诛杀胤礽,以免后患。他称“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自己愿意做提刀之人。
胤禔这一表现让康熙又气又怒,痛斥其“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是“乱臣贼子”。
胤禔见势不好,转头与皇八子胤禩结成同盟。
无论如何,皇长子胤禔实力非小,是其他皇子忌惮的对象。
皇三子胤祉抓住时机,揭发胤禔曾用巫术镇魇皇太子胤礽。
胤禔因此被革去郡王,幽禁。
皇长子党成员转而投到皇八子胤禩帐下,皇八子党势力暴增。
皇八子胤禩有才有德,康熙也考虑过要不要立他做皇太子。
康煕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康熙在京师畅春园搞了一次盛大的选举皇太子的“官意测验”,要满汉文武官员在除胤礽、胤禔二人之外的诸皇子中举奏一人为皇太子。
康熙放话说:“众议谁属,朕即从之。”
天子无戏言。
皇八子党人多势众,以大学士马齐为首,很多人都书“八阿哥”三字于纸。
康熙一看,倒吸了一口凉气:敢情打-倒了一个皇太子党、一个皇长子党,现在又冒出了一个皇八子党,而且势倾朝廷,不得了,真不得了!
康熙越想越后怕,愤然痛骂拥护皇八子胤禩的诸臣,说他们“殊属可恨”。
康熙还说出了出尔反尔的昏话:真要立了皇八子胤禩,那他还不在你们的掌握之中了?你们还不得多方簸弄他了?哼哼,要真立了皇八子胤禩,那立皇太子的事都是由你们决定的,还要朕干什么?!
当晚,康熙痛苦万分。
为堵塞诸子争储之路,次日,康熙表示只能重走立嫡长子一途,拟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初九日,康熙宣布复立皇太子胤礽,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
对于自己废而复立的行为,康熙是这样解释的:“皇太子前因魇魅,以至本性汩没耳。因召至于左右,加意调治,今已痊矣。”
为了弥合皇子间的分-裂,康熙分别给诸皇子晋爵、加封,并说了很多兄弟手足要相亲相爱的话,要诸皇子同心协力辅佐胤礽。
但康熙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复出的胤礽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诸皇子磨刀霍霍,在“畅春园选举”功败垂成的皇八子胤禩更是愤愤不甘,一场更加血腥的搏杀就要展开。
为了能在重围中突出,新的皇太子党成员又重走先前旧皇太子党的老路,准备先发制人,逼迫康熙退位,让皇太子早正大位。
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事泄,兵部尚书耿额、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等被治罪。
齐世武死得很惨,五体被钉在墙上,活活钉死。
康熙下谕旨痛斥皇太子党人,他说:“诸大臣皆朕擢用之人,受恩五十年矣,其附皇太子者,意将何为也?”
改年,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的九月三十日,康熙正式宣布再次废黜皇太子,他说:“皇太子胤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朕已奏闻皇太后,著将胤礽拘执看守。”
这次废黜皇太子,康熙对左右说自己“毫不介意,谈笑处之”,并拒绝再预立皇太子,他故作轻松地说:宋仁宗三十年未立太子,我太祖皇帝并未预立皇太子,太宗皇帝亦未预立皇太子。汉唐以来,太子幼冲,尚保无事;若太子年长,其左右群小结党营私,鲜有能无事者。……今众皇子学问、见识,不后于人,但年俱长成,已经分封,其所属人员未有不各庇护其主者,即使立之,能保将来无事乎?
可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后,不但皇八子党势力越来越大,活动步步加紧;皇三子党也以胤祉“论次当立”为由,志在必得;皇四子胤禛也渐渐露出夺储气象;皇九子胤禟口头上支持胤禩,但暗中也为自己积极积蓄势力。另外,由于皇十子胤礻我、皇十四子允禵已经封爵;皇十三子胤祥、皇十五子胤禑、皇十七子胤礼先后成年,纷纷卷入诸皇兄之党,斗争更加扩大化和复杂化。
康熙抱病于床,心境苍凉,寄语诸子说:“日后朕躬考终,必至将朕置乾清宫内,尔等束甲相争耳!”
康熙话中有话,说的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典故。齐桓公死后,诸子相攻,尸体被射满了箭矢,而且,两个多月未能入殓,蛆虫成群。
康熙朝的储位之争,是大清王朝最激烈、最惨酷的宫廷斗争,惊心动魄、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