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空城计的故事,三国中的“空城计”为何屡试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曹操自长安出兵,军临汉中,刘备退守汉川,凭着天险保存实力。这天,翊军将军赵云带了数十骑在外扎营,刚好碰上曹操大军运粮运到北山下,赵云数十人且战且退,退到营内,曹操大军逼营,眼看着赵云兵败于此,第二日,来到赵云营地,却发现曹军死伤者众刘备多。三国中的“空城计”为何屡试不爽。

三国演义空城计的故事,三国中的“空城计”为何屡试不

看到这段历史估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段在《三国志·赵云传》中也曾经有所记载。当时赵云处于一个绝对的劣势,几十人要对付的千军万马,但是谁都没想到,第二天却发生了大逆转,曹军营内却是横尸遍野,曹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

当时曹操的兵马,一直追到赵云的营外,但见营门大开,多疑的曹操忽然觉得这个阵势有点儿吓人,很有可能这是一计,赵云想先把曹操的兵马引诱到军营当中,然后再进行一个瓮中捉鳖。于是曹军停步不前,谁都不敢进去,可就在他们犹豫的这一刻,赵云突然击鼓放箭,打得曹操的兵马溃不成军。

三国演义空城计的故事,三国中的“空城计”为何屡试不

这一招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也曾经使用过,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空城计”。其实大家在《三国演义》当中还可以看到,很多经典计谋在实质上都有相似之处,比如说张飞在据水断桥的时候,用得招数也有一点空城计的意思,此后的草船借箭,同样的也是有一点儿空城计的意思。那么如此常用的计谋为何在曹操这样的枭雄面前屡试不爽呢?人都说“吃一堑长一智”,这曹阿蛮的智力怎么就不见长呢?

说到这里,咱先看看当时的三国环境。三国之中曹操实力最为强大,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人啊,一强大就容易自满,同时也会带来过度的自信,过度自信的人最容易经常陷入自负的情结中,有自负情结那就容易吃亏,就会被一些弱者,更爱动脑子,更低调的人设计。不信您细想想,还甭说别人,光一个蜀国的诸葛亮火烧曹兵就烧过几回?除了诸葛亮,徐庶、黄盖都放过火。

那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次,曹操还依旧上当呢?这就是曹操的个性问题。曹操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出身寒微的人,一旦拥有大权以后,就不容易听取别人的意见,每次都自己做决策,这就容易中招了,而且在同一个地方跌的跟头多了,以后就容易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于是每次碰到这种相似的情况,他不自觉的就钻到圈套里去了,说白了他认为别人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这个“聪明人”,殊不知对方正是抓住了他的这个心理,一而再,再而三的用同一招算计了他。

说完了曹操,咱们再来分析一下空城计中博弈的双方,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分析一下他们俩人,咱们就能知道为什么空城计能屡屡得手。这个司马懿当时的形势就是,他要么进要么不进,假如司马懿要进这个空城,进对了,活捉诸葛亮,名满天下,进错了,全军覆没,丢掉已经到手的胜利;他如果不进空城呢,不进对了,避过了诸葛亮圈套,胜利是自己的,不进错了,无非也就是少捉一个妖人,但是自己依然胜利。所以司马懿面临的决策就是,他手里已经托着既得的利益,一个拥有既得利益的人,要不要把自己所有的东西押到这个宝上去,然后再冒全局风险,显然他没有这个必要。另外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原因,就是政治原因。古人讲,“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您看《三国志》里面,司马懿的成长很不容易,他一直被曹操猜忌,这就叫“才高遭人嫉,权大遭人恨。”历史上也是这样,大将在外面立功,从来没有善终的。所以司马懿就想,“我现在在曹魏刚刚得势,我刚刚有自己的班底,人家需要我,为什么需要我?因为有诸葛亮,如果我把诸葛亮给整死了,谁还需要我,兔子死了,狗还有什么用?”所以司马懿,面对空城计的时候是有私心的,否则先派几万人进去试探一下,还别说几万人,就是千八百人,按照当诸葛亮时的状况也就没什么“空城计”了。

三国演义空城计的故事,三国中的“空城计”为何屡试不

回过头再说诸葛亮。在使用空城计的时候,第一他对司马懿的类型判断很准,司马懿一贯谨慎,说诸葛亮谨慎,司马懿比他还谨慎,应该说这大英雄都很谨慎,都想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料定司马懿首先不会冒险,特别是当他有了既得利益,没有确切信息的时候,更不可能冒险,因为他要保住自己的这一部分既得利益。

另外您看在《三国演义》里边,有很多大英雄,那都是只身入虎穴,关羽单刀赴会、刘备甘露寺娶亲都是大英雄只身赴险。尤其是京剧《甘露寺》中,乔国老有一段唱,孙权要冲刘备下手的时候,乔国老怎么劝的,说“刘备有二弟关羽,三弟张飞,一个青龙偃月刀,一个丈八蛇矛枪,还有常山赵子龙、诸葛亮相助,不可小窥。所以你杀刘备不要紧,他弟兄几个人怎肯罢休,要是领兵来争斗,曹操肯定把渔利收,所以咱们不能杀他。”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