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绍兰的故事,在《三十二》里告一段落了,但还有更多慰-安-妇幸存者的故事值得我们聆听。
导演郭柯在两年后,又开始筹备新的一部纪录片。
只是,数字从《三十二》变成了《二十二》。短短两年,幸存者中有10位老人相继辞世。
就在这个月,数字已经进入了个位数的倒计时。
当初,纪录片拍摄资金和宣传费用遇到了大问题。
为了让这段历史让更多人知晓,2016年底,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在腾讯公益开放平台发起“唤醒慰-安-妇历史记忆”项目,目标筹款100万元,募集时间56天。
最终,获得28803人支持,筹款1000467.23元,解决了剧组燃眉之急
郭柯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剧组从2014年1月至7月,在全国寻找幸存者,同时在拍摄期间,尽可能不打扰他们的生活。
郭柯不会要求老人去回忆,只是把摄像机架设在能够拍到老人的位置,由摄像机记录下老人的生活。
其实相比于郭柯导演的前作《三十二》,《二十二》也不够艺术。
《三十二》虽然名义上是说的到2012年为止中国大陆仅存的三十二名「慰-安-妇」,但其实它只选取了其中韦绍兰的故事。韦绍兰曾经被日军抢走后当过一段时间的「慰-安-妇」,在逃回家时却怀上了日军的孩子,《三十二》讲述的便是韦绍兰和她的「混血儿」儿子罗善学的故事。
当罗善学讲述着由于自己的身份带来的一生悲惨事情时,观众们被感染了,在弹幕里他们留下了「你是中国人」、「你是我们的同胞」的话。
可以肯定,《三十二》在拍摄上是下了功夫的,它把韦绍兰和罗善学的故事讲清楚了,打光、配乐、镜头都让整部纪录片弥漫着悲伤的情绪,观众为之愤怒、为之悲怆。
两年后,当郭柯再次记录同一题材时,以上种种都消失了。不妨想一想,如果《三十二》失去了对剧情的叙述、放弃了对镜头的美学要求,那么在这部纪录电影里我们看到的只是零零碎碎的絮絮叨叨,没有义愤填膺也没有正义凛然,没有了艺术加工。
不够艺术了,那么剩下了什么?剩下了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