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新北京人”,“新北京人”更是受到了网友的关注和好奇。那么什么是“新北京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揭秘北漂人背后你不知道的心酸。
昨天有个新概念很吸引人关注,“新北京人”,这是第一次出现这么个名词:这可能是北京保障房领域的一小步,但可能是户籍改革的一大步。
市住建委将在公租房自住房中为新北京人开展专项分配试点。
1:市保障房中心持有的朝阳区马泉营项目300套和大兴区高米店项目100套房源,共计400套公租房源,拿出不少于30%即120套以上给新北京人(稳定就业的非京籍无房家庭)实施专项配租,其中在本项目所在区工作的优先分配。
2:自住房情况方面,准备在自住房转化项目——昌平北京湾项目中拿出不少于30%的房源、约780套房源,面向符合本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非京籍无房家庭出售,其中在项目所在区工作的家庭优先分配。
试点后,将形成面向新北京人专项分配公租房和自住房的长效制度。
数据显示:现有已入住公租房中有新北京人1.03万户,占已入住户数的 13%;自住房中新北京人已签约3000余户,约占5%。
下面问题来了:
1:什么人算新北京人?
2:人口控制目标如何完成?
3:北京的尝试对全国户籍严格城市有什么意义?
首先:什么人算新北京人?
当然是没有户籍的家庭,因为有户籍家庭就算是北京人。那么新北京人的定义是什么?政策中提及的很简单:稳定就业的非京籍无房家庭。
这问题就来了,你符合新北京人的标准码?
现在北京针对外地户籍购房的标准是5年连续的社保或个税。
那么新北京的定义肯定会更加严格,稳定就业的非京籍无房家庭。
那么什么叫稳定就业?
这可以看看之前已经有的在部分区县外地户籍申请公租房的指标:(其中收入标准是保障标准,稳定就业标准基本是一致的)总结一下:
在所在区县工作3年,在北京工作5年以上,而且对企业的纳税有一定要求,同时还需要是低收入人群。这主要是针对公租房人群。估计自住房人群会有所放宽,但在过去的3000户购买自住房的外地户籍家庭中,基本购买的都是在2014年楼市低谷期当时北京户籍不要的房源。
本次政策放宽到了部分定向房源,这有利于新北京户籍家庭在北京的安居。
以下标准是过去部分区县针对区域内公租房的申请人群
延庆
●外省市来京工作人员服务处所在本县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上年度在本县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
●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以下
●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5年以上,且在本县连续稳定工作3年以上
密云
●申请人连续在我县工作5年以上,工作单位是本县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上年度在本县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且合法经营的企业
●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以下
平谷
●申请人需在本区连续稳定工作5年及以上
●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以下
门头沟
●申请人在本区连续工作5年以上
●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以下
石景山
●主申请人在石景山区原则上连续稳定工作5年以上,或经相关部门认定引进的专业人才
●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以下
通州
●工作单位应在我区登记注册且年纳税额不低于50万元
●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元、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低于13万元。
2:这和控制人口的目标吻合吗?
3月28日,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已经编制完成。根据草案,北京市要求2020年之后,常住人口稳定在2300万左右。同时,建设用地规模也将作出调整,至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在现状2921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逐步减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2.9万人,比2015年年末增加2.4万人。这意味着,未来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增长空间只有不足130万人。
按照北京的政策保障的人群主要还是已经在北京稳定就业人群,而且肯定并非要去产能的行业。
3:未来政策会如何变?
看到朋友圈北京青年报知名记者朱开云一段话非常有道理:
“昨天深夜市里指示出的一篇稿子创造了一个词汇:新北京人。新词在互联网上引爆,本报微博阅读10小时接近1000万。官方这个耐人寻味的创造,从北京人与外地人到新北京人与老北京人,语词的变化其实是极大的政治,改革很多时候从语言开始突破。联想到新创设的雄安新区,据说将是全新类型的城市,政治社会体制改革极大的试验场。拭目以待~”
伟哥认为:新的政策虽然房源绝对值不高,但意义很大。而这也可以使得北京继续维持人口流入带来的经济活力。
对于外地户籍中高收入群体肯定不是房屋保障的对象,但未来在包括入学、报销、高考等上面改革的步伐可能会加快。
目前的保障人群主要是新北京人群体中的中低收入人群。
首先:未来北京人口的划分将逐渐取消户籍在公共资源配置上的巨大差距,虽然这个步骤会很慢,但从昨天北京的尝试已经逐渐开始。过去户口本上北京两个字代表的可能是几百万的差距,但未来会逐渐的拉平。
其次:北京人口的疏解特征是按照产业,并非是赶跑外地人,而是北京人和新北京人共同建设新北京。
第三:稳定就业是新北京人的最主要标准,所以从未来看,包括保障房、入学、高考、医疗保险等各种资源也会更多的完善对新北京人的配套。
几百套房,是保障房领域的一小步,但很可能是户籍改革的一大步!
每一项高成本的困难,应该都被更高的收益对冲了
这几天,一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爆款公号文,再次撩动了大家的神经。
在笔者看来,此文是典型的怎么邪乎怎么写。先贴标签,再煽情绪。北京没有人情味儿、老北京人屁股底下五套房、2000万人成了假装在生活……有篇反驳文章的标题我觉得挺好:《你欠所有的北京孩子们一人五套房》——不够五套的,找你要你给吗?
结论虽邪乎,但迷惑人的地方在于,不是一点边儿都不沾。在北京,距离远、时间紧,聚会确实没有小城市那么频繁;生活成本交通成本都高,房贵米贵也是有的;从外地进京,没有父辈积累打底,白手起家的压力大也是真的。然而,依我看,即使这些困难都存在,大家也不是假装在生活,而是在过新生活。
人情相对淡一些,这正是现代生活的特征。过去,在乡村,每逢农闲百事无,“一天喝一次、一次喝一天”都成,在任何一座强调效率的现代都市,怎么可能还这样生活呢?过去是乡里乡亲的熟人社会,家家户户熟不拘礼,推门就进;现在是高楼大厦的陌生人社会,人们更尊重彼此的独立和隐私,人际交往更强调分寸感,这有什么不好呢?更何况,有分寸感不等于疏离寡淡,吃饭点儿到饭馆里瞧瞧去,一桌一桌,呼朋唤友,晚了都得排队等号,何来无人情之忧呢?
生活成本高,长安居大不易,这事得这么看:每一项高成本的困难,应该都被更高的收益对冲了。大城市有种种不便,甚至城市病,可许多人都往大城市里涌,这是一种用脚投票,是衡量了成本和收益之后的理性抉择。住在回龙观,工作在国贸,每天赶路是很累,可是,发展空间呢?整体算账,一定划算,人们才会留下。
这里面有个悖论:城市越有发展空间,越有吸引力,人就越汇集。人聚集,城市发展空间会更大,然而,也会带来公共资源的摊薄,会带来公共服务上的不便。既要大城市之利,又无大城市之累,这未免太过于理想。是逃离北上广还是坚守,要看个人的志趣,但不管怎么选择,都不能算假装生活。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推进,努力在更广阔的战略空间里配置资源。北京不会变成文中说的“肿瘤”,真实的生活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