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魏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战国首霸魏国衰落的五个原因揭秘

相信大家对于战国时期的魏国都不陌生,魏国衰落的原因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战国时期魏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战国首霸魏国衰落的五个原因揭秘。

魏国是战国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从公元前419年到公元前408年,魏伐秦,占领秦河西(现在山西黄河以西)。公元前408年,魏北灭中山国(现在河北石家庄、保定一带)。魏东伐齐,入齐长城。《史记魏世家》记载,前404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及我师伐齐,入长垣(长城),先会于平阴(山东省济南市郊县)”。魏南败楚,夺大梁、榆关,前391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此榆关当在大梁之西)。”(《史记楚世家》)。公元前389年,秦国企图夺回河西,魏秦阴晋(陕西华阴东)大战,魏将吴起以五万魏军打败秦五十万大军,魏国河西巩固下来。魏国在魏文侯(前324年——前387)时,成为战国首霸。

战国首霸魏国衰落的五个原因,也许主要原因是它

到魏武侯时(前386年——前371年),魏国继续扩张,但扩张的方向是东方的齐国和南方的楚国,主要是齐国。三晋在魏武侯前期还是能团结的,基本上是联合击齐的态度,击败齐国之后,然后为了争夺地盘而战争。主要是魏赵关系恶化,进行了三次战争。

第一次联合伐齐:魏赵在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84年联合而击败齐国。《赵世家》: “(前385年)赵败齐于灵丘(在今山东省高唐县南)”;前384年,“赵救魏于廩丘(今山东郓城县郓城镇西北19公里水堡),大败齐人。”

第一次击齐之后的魏赵战争:《史记》,前383年,赵筑刚平以侵卫。魏败赵兔台(今河北成安县西)。前382年,齐魏为卫攻赵,取赵刚平(今河南清丰西南)。前381年,赵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河北省魏县南)。

第二次联合伐齐:“(前380年)魏武侯七年,齐伐燕,取桑丘(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西南),三晋救燕,至桑丘。”

第二次击齐之后魏赵战争:《赵世家》:公元前379年"赵袭卫,不克",又 "拔魏黄城(今河南内黄)"。

第三次联合伐齐:公元前378年,《赵世家》:齐伐燕,赵救燕;《六国年表》:魏赵韩伐齐到灵丘(今山东高唐县南)。

这一次联合伐齐之后,史书没有记载魏赵战争,而是赵伐中山。公元前377年,《史记赵世家》:“赵与中山战于房子(今河北柏乡县西北)”。公元前408年魏国灭中山国,到公元前377年,鲜虞中山有没有复国,现在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已经复国;另一种观点是此时的中山还是魏氏中山(此观点以钱穆先生为代表),应该还在魏国控制之下(详看笔者文章《用文物解读历史:魏文侯灭中山国之后,到底有没有鲜虞族“复中山国”之事》)。笔者认为此时还是魏氏中山,因为《史记》记有公元前342年“中山君相魏”之事,如若中山君不是魏氏之人,不可能离开中山国不当国君而当魏相。公元前377年,赵国攻打中山应该是因为赵国几次想攻打卫国南扩而受到魏国阻止,所以改为北打魏国控制下的中山,想北扩。

公元前376年,这一年赵国继续攻打中山,《赵世家》记载:“赵伐中山,又战于中人(今河北唐县)。”从上一年和这一年的记载来看,只写赵伐中山,“战于”房、中人,而不写“取”,表明赵国并没有从中山得到土地。

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公元前374年赵国又发生了公子胜与赵成侯争夺君位的事,公元前373年,赵成侯二年,《史记》记载赵国“六月,雨雪”,发生了自然灾害,。所以从公元前375年到公元前373年,赵国没有与魏国争抢地盘,魏国也没有主动攻赵,可能是出于道义吧。魏国趁此间隙与楚、齐作战,抢夺土地,前375年,魏伐取楚的榆关(今开封东南)。韩国也于这一年向东发展灭郑,从阳翟(今河南禹州)徙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公元前373年魏国联合燕国、鲁国、韩国进攻齐国,《史记》记载:“武侯十四(公元前473年)“燕败齐于林孤(今地不详)。鲁伐齐入阳关(今山东宁阳县东北)。晋伐齐到博陵(今山东济州西)。”这里的晋应该就是魏国,晋灭之后,史书还多有记载晋国之事,多为魏国之事。

第四次魏赵战争:公元前372年,赵魏再次开战,《史记》记载:“赵伐卫,取七十三邑,魏败赵于蔺(今山西离石)。”魏赵再因争抢卫国而起战争。

前371年,魏赵停战,魏攻楚,《楚世家》记载:“魏取我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这一年,魏武侯去世,魏惠王即位。

在魏惠王(前370年——前319年)前期,魏国还是继续强大的。魏国领土也扩张了很多。前369年,《史记》:“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前365年《史记魏世家》:“魏惠王六年,伐取宋仪台。前363年,《古本竹书辑证》:“八年,惠成王伐邯郸,取列人(在今河北肥乡东北)、肥(赵邑,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雨黍。”

公元前362年,魏国先是击败了韩、赵联军于浍,这一战的魏军主帅是公叔痤,这场胜利是巨大的,以致于魏惠王要赏给公叔痤一百万亩土地。在打败韩、赵之后,秦又向魏开战,魏国与秦国爆发了著名的少梁之战。这一战虽秦军胜,但战后,秦献公死,秦军死伤非常大,相反魏国国力并没有多大损伤,秦国求和,退出河西,魏国依然是霸主。

公元前361年,《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惠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也。梁惠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前360年,《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惠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今中牟县西南之丈八沟及附近诸陂湖,皆其遗迹),又为大沟而引甫水。瑕阳人自秦道岷山(甘肃南四川北为岷江和嘉陵江大支流白龙江、涪江的发源地)青衣水来归。”魏国迁都大梁,放开了山河湖泽之禁,让百姓开发利用;同时又引黄河水入圃田泽,将大梁周围的土地变成沃野,以致于很远地方的人都来到魏国大梁同围。这两项措施对魏国的作用是巨大的,魏国的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军事实力随之而强,为之后魏国的军事胜利奠定基础。

前358年,韩、楚联合进攻魏国。楚国进攻魏国的长垣(现河南长垣县),韩国攻取魏国的屯留、尚子(在今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西郊)、涅(今山西武乡县西北故城镇)。魏国先是在公元前358年派大将军龙贾在魏与秦交界处修筑长城,据考证魏西长城所在地为:“南起华阴市华山玉泉院涧西的朝元洞,依地附势蜿蜒北上,经大荔、澄城、合阳直到韩城的黄河边沿,北止于韩城市南面黄河西岸城南村,全长约300余里,是战国时秦国与魏国的分界线”。然后于公元前357年,对韩、楚展开了反-攻。魏国出兵包围韩昭侯于宅阳,迫使韩国割地求和。《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惠王十三年,郑嫠侯使许息来致地:平丘(在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部黄陵镇平街村)、户牖(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首垣(今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东北)诸邑及郑驰地。我取枳道(今河南柘城),与郑鹿(在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王及郑嫠侯盟于巫沙(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北),以释宅阳(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东南)之围,归嫠于郑。”这条史料明确记载了,魏军把郑嫠侯,也就是韩昭侯(韩于公元前375年灭郑国后迁都于新郑,韩也被称为郑)包围在宅阳,韩国的许息通过与魏谈判,给了魏国平丘(在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部黄陵镇平街村)、户牖(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首垣(今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东北)诸邑及郑驰地。我取枳道(今河南柘城),与郑鹿(在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这些地方,魏国又用鹿地换了韩国的枳道地。。魏国打败韩国并与韩国结盟之后,开始讨伐楚国,《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孙何侵楚,入三户郛(河南淅川西北)。魏章率师及郑师伐楚,取上蔡。孙何取隐阳(在河南郾城)。”

魏国在打败韩、楚之后,霸业更上一层,公元前356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嫠侯来朝。”而这也引起了一些国家的不安,他们开始合谋伐魏。《史记》记载公元前355年:“赵成侯和齐威王、宋桓侯在平陆相会,和燕文公在阿相会。”魏惠王见与赵国与齐国结盟,于是在西方筑城,加强对秦的防御,准备在东方与赵、齐大战。《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惠王十五年,遣将龙贾筑阳池以备秦。自亥谷以南郑所城矣。”同时,“与秦孝公会杜平”(《史记六国年表》记载),这是希望东方开战后,秦国不要在西方与魏开战,可惜事与愿违。

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开始于公元前355年,《史记》:“魏惠王十六年,侵宋黄池,宋复取之。”魏国首先向背叛了自已、倒向赵齐联盟的宋国开战,与宋争夺黄池。赵国看见魏宋开战了,于是出兵攻打魏之附属国卫国,《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邯郸伐卫,取漆、富丘,城之。”赵国对卫的开战,使魏国马上展开了对赵国的全面进攻,《史记六国年表》:“魏惠王十七年(前354年),魏围邯郸”,《古本竹书辑证》:“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邯郸四觳,室坏多死。”下一年,前353年,魏拔邯郸;齐出兵救赵,败魏于桂陵;韩国此时没有帮魏国也没有帮赵齐,而是去欺负弱小的周王室,“伐东周,取陵观”(《史记六国年表》)。前352年诸侯围魏于襄陵;前351年,魏国归还赵国邯郸,与赵盟于漳水上,从赵撤军。《古本竹书辑证》:“前352年,郑嫠侯(即韩昭王)来朝中阳。前351年,惠成王以韩师败诸侯师于襄陵。”魏韩联合起来击败了齐卫宋联军,齐国被打的求饶,《古本竹书辑证》:“魏惠王十八年,齐侯使楚景舍来求成。” 而后魏国把兵力转向西方。秦国于公元前354年乘魏与东方诸国大战之机从西方伐魏,“与魏战元里,斩首七千,取少梁”;前353年,魏国在西方筑长城、塞固阳防守秦国;公元前352年秦取魏旧都安邑;前351年取魏上洛地区、城商塞、卫鞅围固阳并降之。但魏国于公元前351年结束了东方战争很快调转方向攻秦,收复了全部失地,包围秦军于定阳(今陕西延安东南)。秦军一路败退,秦孝公吓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战国策》:“(秦孝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秦国在所有的城墙中放置兵器,全国上下备战,怕魏军攻来,准备与魏军决一死战,可见魏军势头之强,秦国危在旦夕。商鞅此时冒生命危险游说魏惠王,以秦孝公愿尊魏惠王(当时还是魏惠侯)为王为条件,才求得魏之谅解。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和魏惠王在彤(今陕西华县南)会盟,双方罢兵。魏国经过五年大战,战胜四方诸侯,魏国霸业达到顶峰,魏惠王于公元前344年在逢泽召集诸侯称王。十二诸侯韩见了魏惠王,记载的有宋、卫、邹、鲁、陈、蔡、赵、秦,另四国没有记载。而韩、燕、齐、楚不同意魏惠称王,于是又拉开了下一阶段的战争。

公元前342年,魏国首先讨伐不同意自己称王的韩国,韩国告急,向齐国求救。公元前341年,齐国以孙膑为军师,打败魏军,魏十万大军覆灭,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随后魏国遭到各国联合进攻,《古本竹书辑证》:“魏惠王二十九年五月(前340年),齐田朌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九月,秦卫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郸伐我北鄙。”西方,商鞅用计诈俘魏军将领公子卬,并袭夺其军。魏国在东西方连损大军,不得不向齐国求和。《战国策》记载:“魏王大恐,跣行按兵于国,而东次于齐,然后天下乃舍之”。《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王攻卫鞅,我师败绩。”魏惠王在公子卬被骗之后,率军征秦,没有成功。魏国霸业衰落。之后,公元前333年,魏人犀首为秦大良造,破魏河西守军龙贾四万五千人于雕阴(今延安甘泉县),魏割阴晋(今陕西华阴东)给秦;公元前331年,公子卬为秦军主帅,斩首魏河西守军八万人,公元前330年,魏割河西(今陕西渭南市)给秦;公元前328年,魏割上郡(今陕西延安、榆林)给秦。魏国黄河以西之地尽失。公元前323年,楚将昭阳败魏襄陵(今河南雎县),夺魏八邑。魏国已完全的丧失了霸主地位。

战国首霸魏国衰落的五个原因,也许主要原因是它

魏国衰落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第一、人才流失。魏国在魏文侯时期,筑礼贤台,求贤若渴,过段干木之闾常轼,以子夏为师、田子方为友,吴起为将,乐羊灭中山、西门豹守邺,李悝为相进行变法,等等,可谓人才济济。而从魏武侯开始,排挤走了吴起,吴起到楚国进行变法,楚打败魏国,饮马黄河,之后人才凋零,史书就没有记载魏武侯时魏国有什么人才。到魏惠王时期,不识才、不用才、残害人才,人才外流,去他国为他国服务,反过来攻打魏国,终于给魏国带来灭顶之灾。商鞅在魏国根本是被蔑视的,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为相,魏惠王出门就对人说:公叔痤真是病的不轻,居然让我任用卫鞅为相。可见魏惠王是不识人才的。而同样一个人,到了秦国,秦孝公委以秦国之政,进行变法,终于国富民强。魏惠王真是可笑,连人才都不识,魏国怎能不衰呢?孙膑这样的军事天才到了魏国,不只没受到重用,还被害成了残疾人,到了齐国,为齐两次击败魏国,灭魏十万大军,魏国也因为残害人才得到了报应。魏国人犀首,到秦为大良造,败魏将龙贾四万五千人于雕阴;就连魏国公族公子卬也为秦所用,斩首魏军八万;魏人张仪,在秦为相,说服魏国割上郡给秦,为秦诈楚,夺楚汉中之地;魏将魏章也到了秦国,于公元前312年汉中之战,斩首楚军八万,为秦夺汉中立下首功;魏人范雎在魏国也得不到重用,立了功之后反被小人诬陷,被打得半死,还被扔到茅厕任人便溺,后逃到秦国,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信陵君魏无忌两次组织合纵,河外之战,打得秦国名将蒙骜逃跑,秦国一个小小的反间计,信陵君被免职,魏错失反-攻良机。魏国之失,首先是失了人才。而用了一些像魏齐、如耳、须贾之类的小人,国家怎能不败呢?

战国首霸魏国衰落的五个原因,也许主要原因是它

第二、制度原因。一方面是分封制在魏国保存了下来。这种以血缘为标准的用人机制,使很多有才能的人得不到晋升机会,即使立功以后,也是屈居于贵族之下,只能寄人篱下。国君不识人才,不能破格提拔人才的话,人才在魏国基本是没有机会的,就像商鞅、孙膑、张仪、犀首、范雎,他们只能选择寄人篱下,以等待得到重用,也就是说只能选择先当门客。而这在种情况下,小人是得志的,因为小人会溜须拍马,会投其所好,但人才不会,因为他是人才,是不会、也不屑于做这样的事的。秦国就不一样了,秦国原来急需强大,所以用了商鞅。商鞅变法之后改变了秦国的官场规则,建立二十等爵制,在秦国只要你有才、能立功,就能受到重用,就能得到爵位。血缘贵族不能立功,一样不受重用,不能得到爵位。这就是魏国人才大量流向秦国的原因。

第三、地理位置原因。魏国处于四战之地,公元前354年桂陵之战,魏国就遭受到了各国四面进攻,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也是如此。而秦国处于西部边陲,进可攻,退可守,真可谓帝王之乡,这也是为什么长安为中国帝都近两千年的原因,从西周一直到唐。而秦国灭蜀之后,更有关中、成都两大粮仓,经济上有支撑。魏国处于大国包围之中,地理上是不占优势的。

第四、军事战略的错误。魏国在魏文时是团结三晋的政策,史书记载,魏文侯时,赵国向魏国借兵攻韩,魏不借给;韩国向魏借兵攻赵,魏不借给。相反魏能团结三晋攻齐、攻楚、攻秦,灭中山。到魏武侯时,与赵四次大战,并且三晋于公元前376年彻底分了晋国,分了家。到魏惠王时,干脆要灭赵、灭韩,引来各国的围攻,因为魏灭赵、灭韩之后,下一个有可能就是灭齐、灭秦,灭别的国家。不能团结三晋的魏国,是没有能力灭掉任何一国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第五、昏君误国。魏文侯的圣明,在其后代身上没有继承下来。这也许是制度的原因,有才能的人不能当上国君。像秦国从秦献公开始,一直没有昏君出现,在魏国反了过来。魏武侯逼走了吴起,魏惠王不用商鞅,魏安釐王残害范雎、罢免信陵君、宠爱男宠龙阳君,一个个昏君亡了魏国。

那么那个原因是主要原因呢,笔者认为昏君误国是主要原因。没有昏君误国,就不会有人才的大量流失,制度上就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变革,也建立像秦国那样的制度。至于地理和军事战略上的原因,更不是魏国衰落的主因,魏文侯不也是四战之地吗,他为什么可以团结三晋,四败他国。历史上处于中原地区的政权统一中国的也有,像东汉刘秀,不也是统一了中国吗?所以国君才是关键,中国古代的哪一个朝代,到了昏君手里不都是亡了吗?英雄对于历史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个人这样的偶然因素对历史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