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为什么不杀武则天,揭秘李治不杀武则天的原因

太宗驾崩后,李治一登基便忙得不可开交。于国,他要打理好父亲留下的盛世王朝,高举太宗皇帝勤政爱民的伟大旗帜,将大唐建设成一个威仪四海的强盛帝国;于家,他要处理好朝堂之上错综复杂的宗亲关系,以及后宫女人间的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作为一国之君,李治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而这个阶段,能懂他并适时给予心灵抚慰的只有感业寺内的武则天。揭秘李治不杀武则天的原因 唐朝第三位皇帝年号又是什么。

唐高宗执政后期,因长期操劳国事而积劳成疾,身体每况愈下,一度发展至目不能视,需要长期呆在宫中静养的地步。而此时,武后渐渐飞扬跋扈,大有越过王权一人独大之势,所以高宗意图废后是确有发生过的事。至于他为什么不杀武后,私以为,一方面是于心不忍,另一方面也是力不从心的缘故吧。

唐朝第三位皇帝李治年号是什么

揭秘李治不杀武则天的原因 唐朝第三位皇帝年号又是什么

关于唐高宗频繁变更年号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总结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国事纪念论”,即每逢国家有大事发生,就要改换年号,像废立太子,亦或是天降祥瑞等影响大唐国运的事件,高宗认为必慎重对待,遂改国号以作纪念。

这个说法能从史书工笔之上发现迹象,比如“含元殿前麟趾见”,便改国号为麟德,又好比“以陈州言凤凰见于宛丘”,于是又改国号为仪凤,由此可见,将变更国号视为一种大事记,亦未尝不可。

揭秘唐高宗李治是好皇帝吗

唐高宗李治是大唐开国之后继承大统的第三位皇帝。在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光芒掩盖下,李治的历史功绩常被后人淡化,多数人评价其“性格怯懦,受制朝臣”,乃是一位在政治上缺乏经世之才的守成皇帝。

其实,做一个合格的守成皇帝,也未必像世人想象的那么容易,想来唐玄宗李隆基从先辈手中接过锦绣河山,可稍一疏忽便酿成了足以颠覆大唐盛世局面的安史之乱。

遥想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龙驭殡天,时年二十二岁的高宗李治一下子从父亲手中接过这副重担,这时,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当一个好皇帝,他风雨无阻天天坚持上朝,周旋于先帝钦点的顾命大臣长孙无忌等人之间,下了朝还要马不停蹄走访民间,体察民-意,本着一颗爱民如子之心小心翼翼地处理国家大事,这种种迹象表明,唐高宗非但不是一位庸碌无为的天子,反而十分勤政爱民,这也就是为何唐高宗执政时期唐朝疆域最为广大,政治最为清明,物产最为丰盛,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原因之一。

唐高宗李治在位多少年

揭秘李治不杀武则天的原因 唐朝第三位皇帝年号又是什么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于贞观二十三年继承大统,是为唐朝建国之后的第三位皇帝。李治二十二岁成为一国之君,五十六岁寿终正寝,总共在位三十四年,这三十四年间,他先后经历了改立皇后、处死公主、驱逐外戚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励精图治,终与天后武则天一同开创了盛世大唐的后贞观时代。

然而到了后期,武后专权,渐渐飞扬跋扈,大有越过王权一人独大之势,李治遂起了废后之念。还得说武则天技高一筹,一早已洞悉了帝王的心思。在她的精心策划下,李治的废后计划彻底破产,至此之后,他对独揽大权的武则天再也无能为力了。

永淳二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在饱受精神与病痛的双重折磨后,终于告别了人世。

揭秘李治不杀武则天的原因 唐朝第三位皇帝年号又是什么

一代女皇武则天爱李治吗

若无唐高宗李治,一代女皇武则天或许只是感业寺里常伴青灯古佛诵经的一个尼姑,永远没有机会登上自古男人专属的政治舞台一展抱负,因而,私以为,武则天是爱李治的。

更多相关文章